证券时报记者 贺觉渊
财政部2月20日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绿色主权债券框架》(以下简称《框架》),《框架》是财政部作为国际绿色债券发行人的基石文件。此前,第十一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政策成果透露,中方同意2025年发行首笔人民币计价的绿色主权债券,并在伦敦挂牌上市,这将是中国在英发行的首笔绿色主权债券。
未来,财政部将以《框架》为基础在境外发行中国绿色主权债券,丰富国际市场高质量绿色债券品种,吸引国际资金支持国内绿色低碳发展,助力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持续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在《框架》下发行的绿色主权债券,将在募集资金用途、项目评估及筛选、募集资金管理和信息披露四个方面遵循相关规定。
在募集资金用途方面,《框架》明确,绿色主权债券所募集的资金将全部用于中央财政预算中合格绿色支出,并有助于实现气候变化减缓、气候变化适应、自然资源保护、污染防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环境目标。绿色支出的支持项目包括清洁交通、可持续水资源与废水管理等。
《框架》规定,募集资金将由财政部负责统一管理。募集资金将分配至中央财政预算支出中的绿色领域,未分配资金不会分配给任何化石燃料有关资产或高污染、高能耗的资产或项目。
在信息披露方面,财政部将在绿色主权债券存续期内,每年就《框架》下发行的绿色主权债券发布年度绿色主权债券信息披露,还将聘请独立第三方机构为年度绿色主权债券信息披露出具外部认证报告。
财政部指出,在境外发行绿色主权债券,旨在彰显中国支持可持续绿色发展的决心,丰富国际金融市场高质量绿色债券品种,带动更多中资发行体发行绿色债券,进一步吸引各类投资者参与绿色金融市场。
专家指出,在境外发行绿色主权债券,将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加强离岸人民币市场建设,丰富我国绿色金融产品,吸引多种类型投资者,满足多样化绿色资产配置需求,进一步完善我国绿色金融市场建设。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