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国内

《中国中医药年鉴》40载 见证中医药事业由废及兴历史

中新网上海11月11日电 (新闻记者 李丽)创刊于1983年的《中国中医药年鉴》(以下简称《年鉴》)是中医药管理局承办的体现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综合型、历史资料性专业书籍。首卷名叫《中…

中新网上海11月11日电 (新闻记者 李丽)创刊于1983年的《中国中医药年鉴》(以下简称《年鉴》)是中医药管理局承办的体现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综合型、历史资料性专业书籍。首卷名叫《中医年鉴》,至今已40年。

上海中医药大学领导班子、《中国中医药年鉴(学术卷)》副主任委员曹锡康11日对记者表示,《年鉴》自1983年发刊至今,虽饱经改名,但初心未变,自始至终肩负着存史鉴今、资政育人,推动中医药传承自主创新的重要使命。

中医药管理局计划司原厅长、《中国中医药年鉴(学术卷)》副总编李昱强调,《年鉴》是对于上一年度中医药发展情况史料记载,这类记述并不只是转截,反而是由中国中医药学各科专家教授学科和专业编写对年度不计其数篇中医药学学术期刊论文及其科研成果进行仔细较为、鉴别之后再进行提炼出编撰的,是一部综合反映年度全国中医药学学术研究发展的综合型、地方志性、资料性专业书籍,为中医药临床和科学研究做出积极贡献。

《中国中医药年鉴(学术卷)》创立四十周年学术会议举办。(上海中医药大学供图)

在《中国中医药年鉴(学术卷)》创立四十周年学术研究研讨会暨2023年编委会、软文写手会议中,记者了解到,40年以来,一共有26位专家参加《年鉴》编撰工作中30年及以上,中医大师、上海中医药大学名誉教授施杞,全国名中医、成都中医药大学专家教授熊大经,深圳名老中医朱锦善教授等权威专家出席论坛并荣获“特别贡献奖”。

“《中国中医药年鉴》承载了中华共和国中医药事业从百业待兴到高速发展的历史时期,也留下了各中医药学行业、中医药学从业者的成长印记。学术研究卷就是为了紧随学术研究发展的步伐,纪录领域和个体的发展印痕。”施杞觉得,“《年鉴》做为一面镜子,要综合全面反映中医药学医教研的推进和为之努力的人才培养状况,主要展现中医药发展与派系传承与创新、课程建设发展趋势间的密切联系,展现建设健康中国、推进中华民族文化走出去的中医药学奉献。”

说起参加统计年鉴整理的感受,熊大经说:“我1987年参加《年鉴》撰写,以来30很多年。撰写团队在施杞专家教授的领导下,兼顾温暖的人文情怀、科学严谨钻研精神。在编写《年鉴》的过程当中,精英团队知难而上,获得了中医药管理局和上海中医药大学大力支持。”

曹锡康表明,下阶段,将进一步发挥《年鉴》在提升中医药学学术论坛、推动中医药学自主创新、提升中医药技术水平等层面的重要意义,围绕中医药发展的时代脉搏,搞好《年鉴》内涵发展,着力打造一部全方位记述中医药发展动态性、展现全新临床医学科研成果的高质量学术研究书本。

李昱表明,诸位编委会、软文写手学科和专业编写将继续努力,进一步放亮《年鉴》的“金饭碗”,将学术平台进一步运营好、充分利用好,为中医药事业的传承与创新发展趋势作出新贡献。针对《年鉴》的未来发展趋势,熊大经觉得,要进一步提高《年鉴》的社会影响力,将《年鉴》打造成为“肘后书案专业书籍”,让广大中医药临床、课堂教学、科技人员根据《年鉴》掌握学术研究进度,在启体悟新中激发想象力。(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热点新闻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edianxinwen.cn/15016.html

作者: admin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562541511@qq.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